受到金融危機、高考生源減少等影響,民辦高校招生人數普遍下滑——
民辦高校如何度過“招生寒冬”
陶小莫 繪 (資料圖片)
“2009年是民辦高等教育的‘拐點’年。”在日前由北京CBD教育集團和中關村軟件園聯合主辦的“2010年全國民辦高校發展與改革論壇”上,很多與會人士都提出,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民辦學校生源不足、學生就業受到影響,很多民辦高校都遭遇發展困境,民辦高等教育轉型迫在眉睫。
民辦高校招生人數平均下滑50%
“學校普遍感受到了招生的壓力,個別民辦高校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境。有的民辦學校招生量只達到前一年的60%至70%,原先能容納6萬學生的某大學城,2009年只招到3萬人。”在論壇上,來自西安外事學院的黃藤院長一語道破民辦高校目前的發展困境。
而據主辦方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民辦高校普遍遭遇招生寒流,眾多高校的生源數量和質量都受到很大影響,新生數量平均下滑40%至50%。
與公辦高校有財政補貼不同,由于民辦高校基本上依靠收學費來維持學校正常運轉,生源減少直接影響到學校收益和發展,很多民辦高校開始縮小辦學規模甚至停辦。在河北省廊坊市的東方大學城,30多所民辦高校已經銳減到了十幾所。
事實上,民辦高等教育歷經多年發展,已進入到一個轉型期。一方面,近年來民辦高校規模不斷減小。據了解,從2002年至今,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從140萬人下降到92萬人。另一方面,民辦高校進入了兩極分化、優勝劣汰的階段,民辦高校數量已從2002年的1202所減少到目前的866所。
相關信息
推薦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