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公益課堂、中醫基礎理論、西醫基礎理論、成人推拿保健、成人推拿專修、軟傷修復專修、小兒推拿保健、小兒推拿專修、母嬰護理專修、傳統針灸專修、特色艾灸臍灸、泥灸督灸專修、刮疹足道專修、美容芳療專修、傳統拔罐專修、視力脊柱矯正、器械康復理療、保健按摩師證
特色中醫脈診、手診舌診、臟腑點穴療法、董氏奇穴針灸、師承拔筋療法、特色催乳專修、特色產康修復、特色截根療法、特色正脊專修、特色針刺療法、無極罐灸療法、無極太陽神灸、禪門震拍療法、特色錘正療法、筋膜伸展療法、肌筋膜搶療法、道醫排病療法、康復理療師證
艾灸,簡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諸多優點。
艾灸的作用:
1、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
2、行氣通絡,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3、扶陽固脫,挽救垂危
4、升陽舉陷,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
5、拔毒泄熱,調節機體功能
6、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
拔罐法古稱角法,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以罐為器,利用燃燒的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以產生負壓,使之吸著于皮膚,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膚淤血現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罐的質地、形式多種多樣,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氣罐等。
拔罐法適用于風濕痹痛、腹痛、消化不良、頭痛、高血壓、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經病、軟組織損傷、目赤腫痛、麥粒腫、丹毒等,尤其對小兒患者更為適用。唯高熱、抽搐、痙攣等癥,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發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經絡在人體上是氣血載運能量系統,是內臟與體表聯系感應傳導循環系統,經絡運行順暢可主導人體健康,而其阻塞不通之處,常在肌筋膜處呈現僵硬、固體化、筋結現象,影響神經與血液傳達輸送。經絡氣血運行路徑其產生的阻礙點,與人體筋肉組織結構的相關連性,及經絡“氣阻”與筋膜結構“筋結”之間相互影響,常是造成各種酸麻脹痛與氣血運行不順的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諸多不適癥狀的成因之一。人體是一個內外、上下的統一整體,人體所呈現的種種問題、不平衡,必須趁早保養調理。因為問題不及早解決,將導致原本只是經絡體表的表癥,因延遲變成臟腑病變里癥。
撥筋調理術可通過筋結硬塊疏通,松筋開穴,使經絡運行順暢,筋脈柔軟健康。在不針、不藥的原則下,達到筋膜重整,解除壓力和酸痛,使肌肉與骨骼系統平衡和諧,讓人體內外各系統功能全面恢復。
學習內容
【筋骨系列】
第一天:頭部
第二天:頸部
第三天:肩部
第四天:腰部
第五天:腿部
第六天:復習考核
【臟腑類】
第七天:背部
第八天:胸部
第九天:腹部
第十天:面部手部腳部
第十一天:男科婦科
第十二天:復習考核
【為什么要做骨盆修復】
產婦在孕期4個月的時候開始分泌恥骨松弛劑,讓骨質慢慢疏松有助于分娩時骨縫打開,孕晚期胎兒降入骨盆,這時骨盆已經打開了,不管你是順的剖的,生完孩子后如果不做骨盆修復很難恢復以前緊密狀態,恢復不好會內臟下垂,子宮下垂,膀胱括約肌松弛引起漏尿也容易引起脊椎錯位引起腰疼腿疼,產后幾年內屁股塌陷,小腹突出胯骨變大等。
【骨盆松弛會造成哪些危害】
1.盆底肌
孕期盆底肌本來就很松馳,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如果這時承托盆底肌的骨盆沒有閉合,勢必造成盆底肌更加松馳,它像網兜一樣托住我們盆腔里的子宮、卵巢、附件、陰道、膀胱、直腸等臟器,盆底肌松馳,勢必會造成陰道松馳、下垂、子宮下垂、膀胱括約肌松馳,這也就是好多媽媽產后容易漏尿、夾不住尿的原因。
2.婦科
骨盆沒閉合,很容易再次受涼,侵入濕寒,引起婦科炎癥反復發作,如陰道炎、盆腔炎、盆腔積液等,這也就是為什么女人在生產后很容易得婦科炎癥,反反復復,治愈不了的根本原因。
3.影響夫妻生活
骨盆收緊三公分,陰道緊致一公分,所以做骨盆修復還有助于提高性生活的敏感度,有利于為家庭幸福,不光身體健康,還收獲了家庭夫妻生活和諧。
4.影響健康
骨盆位于我們人體的正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恥骨聯合不閉合,在張開的狀態下,很容易引起錯位,稍稍錯位就會引起腰疼、腿疼,嚴重的長期錯位,還會引起脊柱側彎,還有的媽媽產后幾年內一直容易崴腳,都是因為沒有做骨盆修復。
哪些人需要做骨盆修復?
1. 產后婦女(42天以后):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產后42天都應進行盆腔功能評估,并通過盆腔康復恢復受損的盆腔。
2.計劃妊娠者,尤其計劃生二胎的女性:在妊娠前進行盆底功能評估,有利于孕前恢復盆底功能或學會正確的Kegel運動,預防或減少妊娠期或產后盆腔疾病的發生。
3. 各種尿失禁患者: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打噴嚏、咳嗽、跳繩、爬樓梯、快步走漏尿等)、急迫性尿失禁(尿頻、尿急、尿失禁、夜尿次數多、聽到流水聲想小便等)、混合性尿失禁。
4. 盆腔器官脫垂患者:輕、中度盆腔器官脫垂(陰道前、后壁膨出,子宮脫垂等)。
5. 排便障礙患者:便秘或糞失禁。
6. 盆腔痛患者:慢性盆腔痛、產后盆腔痛、腰腹墜脹酸痛、腰背痛等。
7. 陰道松弛或痙攣者。
8. 性功能障礙患者:性欲低下、性喚起障礙、性高潮缺失、性交痛等。
9. 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恥骨聯合分離、腹直肌分離患者。
10.長短腿著:因不良的工作狀態及坐姿不正確,導致長短腿,髖骨高低不平。
做骨盆修復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1. 髖骨間距縮小2~8公分。
2. 恥骨上升1~3度。
3. 臀部上提緊翹,飽滿有彈性。
4. 陰道緊實,夫妻生活更和諧。
5. 收緊胯部,腰型更加凸出。
6. 盆腔溫度上升1~3度。
7. 調理月經周期,改善月經不調,痛經,月經量少,血塊。
8. 提高免疫力,改善婦科疾病。
9. 延緩更年期7~15年。
10.惡露,垃圾毒素,夫妻生活代謝分泌物排出。
11.改善漏尿遺尿等問題。
12.修復子宮,改善女性產后后遺癥問題,康復盆腔。
13.可以排出體內積液、毒素、惡露、子宮卵巢功能上升。
14.解決產后腰疼,產后漏尿,矯正o型腿。
不借助任何機器徒手便可重新打造產前完美骨盆,解決產后漏尿,腹痛,子宮下垂,腹直肌松弛,八字腳,長短腿,胯寬,平臀,夫妻生活等問題。
【學習內容】
第一天:
上午:骨盆錯位講解
下午:矯正手法演示
第二天:
上午:腹直肌分離,子宮下垂,漏尿講解及手法
下午:內衛八字調理手法
第三天:
上午:松臀,穴位艾灸,盆底肌修復
下午:點穴經絡疏通
第四天:
上午:各種頸椎疾病病因及癥狀講解
下午:檢查手法及治療手法
第五天:
上午:富貴包調理手法
下午:手法復習,答疑
【什么是催乳】
催乳就是母乳達不到小兒需求時,專業人士通過科學的手法,刺激母乳量的分泌。按摩催乳通過手法按摩,可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催乳原則】
按摩催乳的原則是理氣活血,舒筋通絡。多采用點、按、揉、拿等基本手法,但在實際應用時須多種手法相互配合。
按摩催乳,可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和排出。同時,通過按摩而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安神補氣,通經行氣以調節人體臟腑功能,達到促進組織器官新陳代謝,促進乳汁分泌的目的,以滿足嬰兒的需求。
按摩催乳與手掌蠻揉,梳子梳理等有本質區別,能減除產婦不必要的痛苦,避免因用力不當引發的炎癥;與機器按摩所不同的是:因皮膚直接接觸,能準確找到乳腺管位置,能感受到乳腺管受阻程度,做到力度均勻,輕重適度,可一次性基本解決問題。
產婦產后3天雙乳脹滿,出現硬結、疼痛,甚至延至腋窩部的副乳腺,有奶不出、乳腺炎等這些現象的發生大多數是因為乳腺管不通。在下奶初期幾天(產后24小時內按摩效果最佳),采用中醫按摩手法使本來粘連、閉合、扭曲的奶管打開,達到奶管通暢,預防了產后乳房脹痛、有奶不出、乳房硬塊、乳腺炎等情況的發生,使日后哺乳能順利進行。育齡婦女有80%左右乳腺管堵塞,乳腺堵塞會造成哺乳期乳房脹痛,減少乳汁分泌,甚至引發乳腺炎。哺乳期疏通乳腺可以有效避免日后乳汁淤積,乳頭損傷并預防乳腺炎。大部分媽媽在回乳時乳房里會有硬塊,甚至會發生乳腺炎,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奶管不通就回奶,這樣奶水會殘留在奶管中,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硬塊,細菌感染后甚至會發炎,形成乳腺炎。如果奶管通暢的話,回奶是沒有痛苦的,所以說,乳腺通暢是回奶的前提。
中醫按摩疏通是以按摩穴位為基礎,以中醫其它調理方法為輔助,通過對各個部位乳腺組織和乳腺管的按摩,達到奶多奶暢,硬結消失,乳腺炎消失,同時按摩能夠有效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各類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加重,甚至是乳房癌的發生。
【學習內容】
第一天 催乳概述
第二天 乳房的生理知識
第三天 乳汁分類及辨析
第四天 乳房相關經絡腧穴
第五天 缺乳情況辨析及處理方法
第六天 多乳(脹、淤、堵等)情況辨析及處理方法
第七天 常見乳房疾病的調理、保健及自我檢測
督灸,是指于督脈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藥灸”,形如長蛇,故又名“長蛇灸”,是依據經絡學說中督脈循行理論,結合傳統灸法的特點,具有預防保健、增強抵抗力和抗衰老的特色施灸療法。是目前灸療中施灸范圍最大、一次灸療時間最長的灸法。《黃帝內經》云:“病在督脈治督脈。”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人體諸陽,對全身陽經氣血起調節作用。督灸的優勢為將經絡、俞穴、藥物、艾灸綜合作用融為一體,具有益腎通督、溫陽散寒、行氣破瘀、通痹止痛、調和陰陽、激發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因其安全、有效,無任何毒副作用,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增強身體免疫力,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督灸的適應癥
1.陽氣不足:督灸主要是激發人體的陽氣,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的決定因素。“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就會生病,便是臨床上常提到的“亞健康”狀態,而其具體癥狀有:精神不振、萎靡懶動、脈象沉細、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腹瀉、完谷不化舌淡而胖或有齒痕。
2.康復科:慢性骨病、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骨性關節炎、老年骨質疏松、頸椎病等。
3.婦產科:月經不調、宮寒、痛經、產后關節炎、產后腹部疼痛、月子病、產后惡露不絕、女性怕冷。
4.內科: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腎炎、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失眠、頭暈耳鳴、便秘、頑固性哮喘、免疫力低下、記憶力減退、感冒反復發作、疲勞綜合癥、各種慢性咳嗽、尿頻尿急、前列腺增生等。
此外,督灸還可用于多種疾病的預防和保健,具有抗衰老、增強抵抗力以及養顏、美容、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學習內容
1、艾灸的基本理論
2、督灸概述
3、督灸的臨床操作
4、督灸的注意事項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學習內容
1、概述
2、刮痧的作用
3、刮痧的適用范圍和禁忌癥
4、刮痧的工具
5、刮痧操作
6、刮痧后反應、注意事項與異常情況處理
臍灸,是中醫的一種療法,即在肚臍上隔藥灸,利用肚臍皮膚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點,借助艾火的純陽熱力,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具有綠色自然、簡單易行、效果突出等諸多優點,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現代綠色養生方法。
臍灸養生法 形式雖然簡單,但體現了中國傳統養生法的精義,它綜合利用了中國傳統養生法中的“ 臍療法”、“灸療法”、“穴位保健法”、“砭石法”等諸多綠色自然養生法,是這些傳統養生瑰寶新的傳承和發揚。它外在形式雖然簡單,內在理論卻博大精深,符合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大巧若拙”、“大繁若簡”的精神主旨。
臍灸的作用
1、健脾和胃,升清降濁
臍療可增強脾胃機能,使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2、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臍療能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3、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藥物溫臍可以調理沖任,理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于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4、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藥貼臍后,能夠通經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于腸麻痹、痹癥,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臍療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于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6、防病駐顏,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致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于虛勞諸疾,神經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學習內容
理論:
1、臍灸概述:為什么要做臍灸、發展前景
2、臍八卦與臍診
3、舌診與辯證思路:傳統舌診、空間舌診、全息舌診
4、五行規律與調理原則
5、臍灸的禁忌癥及灸后反應
6、臍灸粉介紹
實操
1、艾塔的制作
2、面碗的制作
3、臍灸粉的搭配
4、灸后觀察
5、灸前灸后的對比
軟組織修復是在推拿的基礎上,運用特殊手法調理運動系統軟組織產生的病變,從而達到恢復運動系統的功能。運動系統的軟組織主要包括肌肉、筋膜、肌腱、韌帶等,這些軟組織損傷后會引起疼痛、運動功能障礙等癥狀,如頸肩痛、腰背痛、膝關節疼痛以及活動受限等。日久還會引發相關的臟腑、氣血疾病,如胃腸病、生殖泌尿系統疾病、心肺疾病、頭暈頭痛等,給人們帶來極大痛苦和生活、工作上的不便。
軟組織修復技術系統地從運動系統軟組織的病因病機、辯證分析、病癥調理上講解、剖析,并通過實操示范演示診斷、調理的方法及操作要領。課程特點是理論系統、清晰,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實操方法簡單,易學易練,且效果立竿見影。和其他各種調理方法容易融合,取長補短,提高療效。既是一門在醫療、理療、養生保健上的特色技術,也是生活中隨時能夠應用周圍的人解除常見的軟組織疾病的好方法。
課程內容:
第一天
1.軟組織概述、病因病機、病理發展
2.軟組織疾病調理原理
3.手法操作要領及壓痛點的查找操作
第二天
1.軟組織疾病診斷、辯證
2.人體上部軟組織病癥的辯證調理
(1)頸椎病
(2)肩周炎
(3)肘關節痛
(4)腱鞘炎
第三天
1.人體上部軟組織病癥的辯證調理
(1)腰腿痛
(2)膝關節痛
(3)足跟痛
2.軟組織引發相關臟腑疾病的辯證調理
(1)消化系統病
(2)生殖泌尿系統病
(3)心肺疾病
3.軟組織疾病與其它疾病的鑒別
4.功修鍛煉示范
無極罐灸是運用雙層渦流熏灸技術,遵循出入孔氣流螺旋勻速循環的力學原理,并結合傳統陶藝技術采用高級瓷土高溫燒制罐,未添加任何化學制劑,天然環保。其原理是,在艾灸的熱力作用下,罐體產生溫熱效應,釋放出微量礦物成分,而底有排煙孔,可以使內部艾柱均勻燃燒,而燃燒過程中產生的近紅外線可以通過瓷壁反射,達到聚集能量的效果,集熱敷熨灸,加中藥油,一分鐘排風寒,排濕氣,排病氣,一分鐘化結節,化淤滯,越刮越不疼,越灸越舒服,一分鐘準確到達病灶點,一分鐘消炎止痛。雙層的杯壁既可以有效防止燙手,又可以很好的保溫,延長了使用時間,灸罐體積小,煙霧少實用性強又安全耐用效果顯著,是居家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必備。
無極罐灸運用溫熱的罐體溫刮經絡、溫灸穴位,即具備了去毒邪于體外的功效,又運用了溫灸中補護正氣的功能,使在去除體內毒邪的同時不耗損體內正氣。將多種中醫疾病外治的手段和操作技法融合在一起。出痧快,痧印消退快,并且刮拭時舒適,同時艾灸,無疼痛感,祛邪而不傷正 ,通過罐的“瀉”促使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溢于脈外以排除毒素,艾灸的“補”以溫經通絡,補益正氣。二者同時進行,一瀉一補,補瀉兼施,通過灸的溫熱,透皮給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不經消化系統,即可快速排出體內的風寒濕熱,溫通經絡,調和氣血,排出毒素,補益正氣四效合一,共同達到調理臟腑陰陽,扶正祛邪的目的。
無極罐灸的特點:簡單,易學,易懂,不需要太大的投資,人小孩都可以做,使用廣泛。
學習內容
1、無極罐灸概述
2、無極罐灸使用方法
3、無極灸罐臨床操作:1)頭面部;2)胸部;3)腹部;4)頸肩部;5)上背部;6) 腰腎部;下肢部
4、無極罐灸痧痕診斷
5、無極罐灸的注意事項
臟腑點穴是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從“整體觀”、“運動觀”出發,以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 經絡學說、氣血運行規律等作為辨證施治的指導思想,以特殊的配穴方法為手段,調理臟腑氣分(氣分指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氣血和順,使人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在恢復和增強臟腑功能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歷代將此法視為秘籍,不肯輕易示人,且授徒非常嚴謹,口授心傳,限于民間,遠不及針灸、按摩推拿諸法流傳廣泛。所以相傳至今,掌握此技者甚少,現在已成為中醫學文化遺產中的稀世之寶。
臟腑點穴法注重“醫武結合”,施治時,以心達意、以意領氣,力發肘底,貫于指端,通過明理辨證,運用“調”、“補”、“泄”等基本方法,以水滴石穿之柔功,作用于患者的經絡、腧穴,起到透表達里、灌溉五臟、灑陳六腑的作用。
臟腑點穴療法遵循 “治病求本”和“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以獨到的按摩理論為指導,根據患者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靈活運用奇特手法直接作用于人體各部經穴,健脾胃以生化氣血,疏肝膽以調暢氣機,并化解消散清除因氣血不和、臟腑失衡導致的滯留于人體臟腑組織器官和經絡內的病氣、瘀血、痰飲、水濕、宿食等病理產物,瘀者化之,塞者通之,清者升之,濁者降之,實現臟腑、經絡、氣血運行生理功能的正常化,全面修復和提高損傷的經絡和臟腑組織器官機能,使人體氣血旺盛、經脈暢通、陰陽平衡。故疑難雜證,按之皆愈,偶一不愈,病已轉輕,成為以調理臟腑為主的養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上乘中醫按摩技法。
課程內容
第一天
1、基礎知識
2、臟腑點穴的理論基礎
1)陰陽五行
2)藏象
3)精氣血津液神
4)經絡腧穴
5)三焦理論
3、臟腑點穴常用穴位和手法
4、胸腹部十二式操作
第二天
1、腹部:升津法、放水法、放腋法、帶脈與三陰交齊放法、彧中與陰陵泉齊放法、引氣歸元法操作
2、背腰部十七式操作
第三天
各部點穴要點及補泄
1、臨床辯證調理要領
2、注意事項
相關信息
相關技校
推薦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