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校企平臺 >> 日照職院發揮優勢聚力實施精準扶貧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堅持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積極發揮專業、師資、科研和實訓條件等教育資源優勢,積極搭建綜合服務平臺,實施精準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
依托優勢專業,支持新農村建設
深入實施重點專業群建設規劃,突出發展與日照地方主導產業匹配度高的特色專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一是依托傳統優勢專業搞好社會服務。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是學校早開設的專科類專業,是國家示范性專業,學校依托這一優勢搭建了全市漁業系統構建技術信息社會化服務平臺,為650余家沿黃海水產養殖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推廣技術成果,專業教師進漁場、進漁村、進漁家,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市漁業科技先進單位。二是圍繞地方戰略需求搞好社會服務。旅游管理專業積極響應日照市“旅游富市”發展戰略,參與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旅游局啟動的貧困村旅游扶貧試點工作,為五蓮縣戶部鄉黃崖川村、黃莊溝村,莒縣嶠山鎮大石頭河北村、大石頭河南村等4個旅游扶貧村制定了旅游規劃,考察了莒縣碁山鎮的清風嶺水庫、唐代歷史文化遺存碁山寺、山東省傳統村落天成寨,并對莒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過門箋、醒獅團、轉秋千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體驗,就旅游資源的整合、內涵挖掘、規范開發、網絡宣傳等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幫助鄉村整合旅游資源,提高農民收益。三是定點開展幫扶包聯工作。學校緊緊圍繞“黨群直通、轉化升級、脫貧發展”的工作主題,扎實開展包聯幫扶工作。分別選派兩名干部到日照國際海洋城濤雒鎮楊家洼村和莒縣安莊鎮東丁果莊村村任“第一書記”。特別是選派王濤為莒縣東丁果莊村“第一書記”,駐村兩年來圍繞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脫貧攻堅、民生建設和自身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短短兩年的時間,東丁果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戶11口人已全部實現脫貧。
發揮教師專長,提升科技扶貧水平
學校把教師作為扶貧主體,先后運用21項國家專利和100多項科研技術成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贏得了社會的信任和支持。水產專業的教師通過落實科技示范、科技咨詢和技術服務下鄉等措施掀起了當地海灣扇貝育苗、大菱鲆養殖和半滑舌鰨養殖的熱潮,促進了當地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2018年付寧老師根據日照與重慶黔江區的合作協議,赴黔江區魯渝特種水產養殖示范基地現場指導5個月,并帶領學生頂崗實習,幫助當地漁民解決了技術難題,助力他們脫貧致富。瞄準海洋漁業由低值大宗向名優高效、由淺海向深水大流拓展,水產加工業由鮮活保質向精深加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及時將星斑川鰈、中華絨螯蟹、半滑舌鰨、鱸魚等名貴魚種進行增養殖研究。食品專業教師積極引導當地茶農發展優質高檔綠茶,推動綠茶加工向健康、綠色、環保發展,日照市茶文化產業發展研究基地設在我校,先后完成多項重點研究課題,幫助茶農及合作社設計包裝,改進種植和加工技術。
聯辦培訓基地,開展扶貧項目培訓
學校利用教學設備和校內外實訓基地等優勢教育資源和重點專業群,開發職業技能培訓包,面向企業員工、下崗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等開展菜單式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充分發揮電大系統辦學的整體優勢,重點做好“一村一名大學生”和“新興產業工人培養和發展助力計劃”兩個項目,以退役士兵和中職在校生為突破口,在有條件的中職學校或社會機構設立我校本專科學歷教育合作辦學點,滿足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在崗接受學歷教育,拓展成教辦學渠道,擴大生源。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聯辦二級漁業船員培訓基地、日照市建筑特種工培訓考核基地、交通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等19個培訓服務中心,積極開展長短期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年培訓10000余人次。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