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政策法規 >> 人社廳:全面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的通知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全面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的通知
魯人社字〔2020〕20號
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屬各大企業(集團)::
根據《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實施意見》(魯人社發〔2019〕14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精神,在試點工作基礎上,經研究決定,自2020年起,從我省規模以上企業開始,全面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主評價范圍
(一)自主評價企業范圍。山東省行政區域內注冊、符合條件的企業均可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二)自主評價人員范圍。企業自主評價對象包括本企業在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人員、業務外包人員、開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學生。評價工作組織規范、評價結果質量高、符合規定條件的自主評價企業可承接其他同類企業在崗職工委托評價服務。委托評價雙方應簽訂委托評價協議,制定評價實施方案。委托評價協議和評價實施方案報雙方所在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在省級備案的企業報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備案后實施。
(三)自主評價職業(工種)范圍。除準入類職業資格外,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的技能類職業(工種)和新職業,原則上都允許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沒有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企業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技術規程》開發企業評價規范,條件成熟的,可申請上升為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企業自主評價的職業(工種)、等級實行動態管理,企業可以根據產業形態變化要求和實際生產需要增加或減少自主評價職業(工種)、等級范圍,調整的職業(工種)、等級應向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備案后實施。企業可根據需要,在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內劃分層次,或在高級技師之上設立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等,但必須確定自主設置的等級與國家一到五個等級的對應關系。
二、自主評價備案
(一)申請備案。實行自主評價的企業應到所在地設區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備案,其中省屬企業(集團公司)既可向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備案,也可到所在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備案。全省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備案工作實現常態化管理,定期公布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目錄,并實行動態調整。
(二)操作流程。按照《山東省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單位備案工作流程》,企業登錄山東省職業技能指導中心網站(http://www.sdosta.org.cn),通過山東省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注冊申請,填寫《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備案申請表》(見附件1),并上傳備案材料(見附件2)。省、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對申請備案企業進行評估,受理備案申請的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向企業發放備案回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一向社會公布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目錄。備案企業信息可在國家技能人才評價信息服務平臺(http://pjjg.osta.org.cn/)查詢。
三、組織開展評價
(一)制定評價考核方案。企業自主評價應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企業評價規范組織。企業在實施評價前制定本次評價考核方案,并將評價考核方案通過山東省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報送備案的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評價考核方案內容主要包括:申報條件(包括破格條件)、評價時間、地點、評價內容與方式、考場安排、參加評價人員信息以及監考人員、考評人員、質量督導員安排情況等。企業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技能人才現狀,參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要求,制定本企業人員的申報條件和破格申報條件。
(二)實施評價考核。企業按照《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考核工作規則》(魯人社字〔2019〕146號)和評價考核方案組織實施自主評價,并按照備案的申報條件組織報名,根據職業(工種)和參加評價人員情況采取考核鑒定、考評結合、過程化考核、直接認定等方式進行評價。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依據評價考核方案對評價組織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三)頒發證書。企業完成評價考核工作后填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人員名冊》(見附件3),上傳山東省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信息管理系統。經市、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審核通過后,企業按照《關于公布山東省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編碼規則(試行)>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參考樣式>的通知》(魯人社鑒〔2019〕47號)要求,為考核合格人員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將考核合格人員信息上傳到全省技能人才數據庫,并向社會公布。頒發證書的人員信息可在職業技能等級全國聯網查詢系統(http://jndj.osta.org.cn)和全省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查詢系統(http://www.sdosta.org.cn)查詢。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對企業自主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統籌本地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搞好總體布局和整體規劃,協調推進。設區的市應制定本地企業自主評價推進安排計劃,主動對接企業,積極送政策上門,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做到應備盡備。
(二)積極支持企業開展自主評價工作。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堅持服務第一的理念,進一步優化自主評價企業備案工作流程,指導企業制定工作方案、評價規范,提供必要的命題指導、題庫建設和考評人員培訓等,最大限度方便企業開展評價工作。
(三)企業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開展評價的企業要充分調研、論證和評估開展自主評價的條件、范圍、方式以及結果運用等問題,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要按照“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原則承擔主體責任,并根據評價結果及時兌現相應人員的等級待遇,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四)要加強監督管理。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運用“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等方式加強對企業自主評價的監督管理。要建立企業自主評價退出機制,對違規失信、惡意競爭、管理失序的企業,由各市報我廳移出自主評價目錄,取消自主評價資格。
附件:1. 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備案申請表
2. 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備案材料
3. 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人員名冊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0年2月24日
附件1
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備案
申請表
申報單位 (蓋章)
填 報 人
聯系電話
填報時間 年 月 日
一、基本信息 |
|||||
企業名稱 |
(加蓋單位公章) |
||||
地址 |
|
||||
注冊登記機構 |
|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
||||
企業性質 |
□國有□民營□混合制□外企□其他 |
||||
業務范圍 |
|
||||
負責人 |
|
職務 |
|
電話 |
|
企業電子郵箱 |
|
||||
聯系人 |
|
職務 |
|
電話 |
|
手機 |
|
||||
二、企業基本情況、技能人才狀況、職工教育經費提取使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設及評價、結果與薪酬待遇掛鉤等情況 |
|||||
|
|||||
三、場地設備情況 |
|||||
|
|||||
四、專職人員和考評人員情況 |
|||||
|
|||||
申請單位承諾 |
|||||
單位法人代表對所填寫內容及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負責。
法人代表簽字: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備案材料
1.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備案申請表;
2.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方案(含自主評價結果兌現薪酬待遇方案);
3.法人登記證書復印件;
4.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人員申報條件和破格申報條件;
5.企業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等人力資源管理制
度目錄清單;
6.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職業(工種)和標準目錄清單(見附表);
7.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職業技能標準或評價規范;
8.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職業(工種)培訓大綱及教材目錄清單;
9.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職業(工種)題庫或卷庫目錄清單;
10.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職業(工種)評價的場地、設施設備配置及考評人員清單。
附表
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職業(工種)和標準目錄清單
機構名稱 |
|
機構簡稱 |
|
||
聯系人 |
|
聯系方式 |
(電話) |
(傳真) |
|
郵箱 |
|
公司網址 |
|
||
地址 |
|
郵編 |
|
||
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范圍 |
|||||
職業名稱 |
職業編碼 |
工種名稱 |
級別 |
標準 |
|
車工(示例) |
6-18-01-01 |
數控車工 |
5、4、3 |
國家標準 |
|
|
|
|
|
|
|
|
|
|
|
|
|
備注:1.職業編碼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職業對應的編碼;
2.職業下設工種的,原則上需填報工種,工種名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和最新頒布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所列為準;
3.級別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級別之間用“、”分隔,如“5、4、3”,以最新頒布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設置的級別為準;
4.標準欄請填寫正在使用的標準類型,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
附件3
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人員名冊
序 號 |
評價 機構 編碼 |
評價 機構 名稱 |
姓名 |
證件 類型 |
證件號 |
性別 |
出生 日期 |
聯系 電話 |
電子 郵箱 |
是否 本企業 職工 |
所在 單位 |
從事本職業 (工種) 時間 |
所在 崗位 |
入職 時間 |
職業 編碼 |
職業 名稱 |
工種 名稱 |
職業 技能 等級 |
證書 編號 |
發證 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