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孫老家農民林芳,在北京一家數控機床廠工作,一個月能掙5000元。以前,由于沒有技能,他只能干些力氣活,"一個月撐死掙1000元"。去年,他咬咬牙,參加了3個月的數控機床培訓班,結果"身價"倍增,月工資5000元。近年來,曹縣針對務工農民缺少勞動技能、就業能力弱的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培訓,使務工農民實現了由體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通過整合縣內教育資源,以縣技校、啟明就業培訓中心和萬通就業培訓學校為重點,社會力量辦學為補充,設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開展"儲備式"培訓,先后對9220人初、高中畢業生進行了系統的專業技能培訓,建立了門類相對齊全的技能人才庫,可以根據用工單位需求隨時組織輸出。曹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在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蘇州、上海、廣州等10多個城市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配合用工單位對務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崗位技術再培訓,提高其崗位競爭力。據統計,目前全縣在外務工農民中有6000多人擔任單位技術骨干,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香餑餑"。山東曹縣積極促進農民工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技能培訓已成為曹縣擴大和穩定就業的重要措施。(山東曹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