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水利技師學院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指出,“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創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大學生創業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選擇自主創業,既可以為自己尋找出路,又為社會減輕了壓力,創業者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
(一)創業型人才培養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國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正進行著一次大的轉變與飛躍,教育正由封閉式轉型為開放式,由繼承型轉型為創新型fi7。各類高校都在根據21世紀對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要求,轉變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在為社會輸送大量專家、學者、普通勞動者的同時,也應該為社會培養與輸送大量創業型的人才,特別是有著較強的市場觀念、敢于面對風險、有較強創業意識和創業潛質的未來的企業家。高校在改革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甚至評價體系方面都應該考慮到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創業型人才培養可以把未來的求職者變為職業崗位的創造者。
目前的大學教育對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不足,為了解決就業困難,只是到了畢業前幾個月才進行就業指導,或是在專業設置上做表面文章,試圖走出一條適銷對路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由于缺乏從創業這一根本問題上的考慮,這樣做只能治標不治本。只有深入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才是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學生立業成才的根本途徑。可以說,培養學生創業的精神和能力,就是把未來的求職者,變為職業崗位的創造者,于國于校于己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迫切需要支持和引導。
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學生創業雖然極具誘惑性,但同時也極具挑戰性,創業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很多參與者其實只是因為追求時髦而加入其中,還有更多的想加入者因對其缺乏了解而處于徘徊猶豫之中。要實現成功的自主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創業者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周詳的企業規劃能力。
積極的創新意識,較高的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山東水利技師學院有責任和義務通過專業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和自主創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