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參與教學策略
參與式教學策略,強調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倡導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和實踐能力為目標,要求師生共同協作、主動參與,開展知識探究活動。有效的參與教學策略反映在教師能夠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認知、情感與行為各方面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全過程中來,其實質是在教學中解放學生,使學生獲得主體性的發展。而教師只是積極主動發揮導演、輔導、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表現出積極的求知傾向和主動地學會學習的行為。
二、如何實施課堂參與教學策略
參與教學策略強調教師激活并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發現、內容探究、語言運用等活動,從而改變教師一言堂、獨角戲、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恢復主動參與者的身份。因此,教師應設法使課堂教學成為平等參與、師生互動、共同進步的過程。課堂應具有濃厚的求知氛圍,教師要按照學科的特點、教學目標和實際組織活動,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潛能,讓學生表演、展示、交流,讓學生多思、多說、多寫,親身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教師只需注意把握好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扮演好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1.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菏澤光明技校學校學生的一大特點是文化基礎較差,學英語的興趣不大,甚至逐漸喪失學習信心。為實現有效參與教學,教師應將新授和學生的已有知識整合在一起。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成功感受,激發學習動機。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每個學生,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鼓勵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構建一個和諧互信的課堂氣氛,在此基礎上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用真摯的愛心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分析學生差異,注重因材施教!耙虿氖┙獭薄=處熓紫纫獙κ┙虒ο笞饕粋比較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根據課文內容與結構的特點,設計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言語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機會去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動。例如,教學《christmas tree》這課時,筆者讓善于繪畫的學生上黑板畫出不同的圣誕樹,讓其他學生說出圣誕裝飾物的詞匯;教學《jay chou》這課時,讓會唱周杰倫歌曲的學生進行聯唱比賽,在歌聲中去探尋他的成功。這樣,既調動了大多數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又鼓勵了部分因為英語差而不敢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盡量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讓他們都有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
3.積極組織課堂活動,努力創新教學方式。課堂是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只有積極探索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意識,提高教學成效。具體做法:
(1)堅持每次課的自由交流?梢陨吓_,可以在小組內說,老師與其他學生一起傾聽,并報以掌聲鼓勵,這既打破了課前等待的僵局,又能讓學生們很快地進入狀態。有時是天氣預報、時事報道,有時是一些謎語,單詞拼寫比賽,有時是歌曲欣賞等等,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上臺表演的機會,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刺激了學生課前準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將英語游戲引入課堂。游戲能調動學生的情緒,促進思維活動,使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說英語的愿望,使交際訓練靈活多變,易于引導,使沉悶的教學交際變成有目的、有內容的自然交際,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游戲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平時學到的知識得到充分運用,英語水平得到明顯提高,還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巧妙設疑,引導關注。俗話說:“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學中教師設疑,學生才有解疑之需。老師的提問應盡量避免學生機械回答的簡單問題,多提一些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的未知性問題,培養學生在不可預見的情況下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不是在書本上找現成的答案,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4.不斷強化情境教學,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提高!扒榫靶枰Z言,語言應當從情景教起”。英語是一種語言交際工具,它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靠說出來的。脫口而出是驗證英語學習是否有效的高和標準。為達到脫口而出的目的,必須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瘋狂操練來強化體驗式學習。
(1)依靠語言、表情、動作、實物等創設直接的教學情境。教師在課堂上要風趣、幽默,用自己的言行影響、感染學生,將學生帶入自覺學習的境地。例如,在愚人節那天,筆者走進了教室說要考試,學生都抗議起來,此時打開那疊白紙,并說:“you’re april fools.”接著,與學生分享愚人節的故事。學習travelling時,變教室為旅行社,變課桌為辦公桌,請學生分別扮演職員和游客。通過交流,了解如何咨詢、確定旅游線路、人員、時間和費用。
(2)設置真實情景,增加實際體驗。只有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的英語才是有價值的,即“在用中學”。創設的情境有“問路”、“祝賀”、“購物”、“餐廳服務”、“工作面試”等。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的方式做到有效地學,活學活用。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為今后的就業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策略案例探討
菏澤光明技校借用真實的教學內容對“參與教學策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進行剖析。教學內容選自江蘇教育版的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試用教材,以unit8 《christmas tree》為例,談談筆者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的。
1..營造圣誕節氛圍。上課之初,首先通過投影播放《鈴兒響叮當》歌曲動畫視頻及相關圖片資料,在動人的聲畫情境中引入濃郁的圣誕節氛圍,激發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
2.動手制作賀卡等實物。通過發動學生事先準備圣誕賀卡、圣誕布娃娃等相關實物,結合相關投影圖片,順勢導入與圣誕相關的知識和詞匯。比如,father christmas、gifts、cards、stockings、songs、tree。有的學生還唱了圣誕歌,增強了主體參與意識,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復習了目標語言,課堂氛圍很融洽。
3.現場裝飾圣誕樹。點出課題,讓一些學生現場裝飾一棵圣誕樹,另一些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圣誕樹。當漂亮的圣誕樹出現在眼前時,大家都很開心。問題隨之而來,what’s on the top of the christmas tree? s1:a star.s2: nothing s3: an angel…直觀地創設引入新知識的情景,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聽錄音,并跟讀課文。用課文整體教學法,掌握文章大意,把課文內容歸結成圖表式板書,使課文內在的聯系直觀化,便于學生一目了然,師生共同復述文章大意,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和記憶。
5.角色扮演。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組講述星星的故事,一組講述天使的故事。小組成員角色有分工:有的是音響師,有的是導演,有的是演員,有的是解說員。學生都繪聲繪色地表演著,討論也非常熱烈,小組比賽更是激烈,充分發揮了集體力量,互幫互學,學生興趣很高。后師生共同點評,說出各組表現的閃光點和不足,評出佳小組并予以獎勵。
6. 總結并布置作業。請學生總結所學內容:two stories about christmas tree。課內課外結合,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
通過緊扣課文內容設計動畫情境、故事情境、競賽情境、游戲情境,動手又動腦,激活了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潛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當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總之,如何提高菏澤光明技校英語課堂參與率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教師在課堂上不只是單純傳授知識,更不是滔滔不絕地從頭講到尾,而是要關注自己的努力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讓學生參與和投入學習活動。教師只有真正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才能充分發揮其主體地位和作用,才能使英語教學活動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