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專業的中國互聯網調查組織機構和數據平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中國寬帶用戶調查》報告。
報告說,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固網寬帶與3G用戶數累積達到1.5億人與1.02億人,但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用的都是“假寬帶”。假寬帶是指網民使用的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于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
報告說,針對辦理不同帶寬的固網寬帶用戶進行的上網平均速度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用戶上網平均速度達不到標定速度。數據顯示,使用4M寬帶的用戶中,理論上應享有512KB/s(注:KB/秒,KB是計算機中表示儲存容量大小的單位,中文表達是“千字節”)的網速,實際上,平均速度在400KB/s以下的占91.2%;使用2M寬帶,理論網速是256KB/s,實際上,平均速度在200KB/s以下的占83.5%;使用1M寬帶,理論網速是128KB/s,實際上,平均網速在100KB/s以下的占67.6%。
調查發現,多數用戶辦理的固網寬帶帶寬為2M或4M,2M帶寬下用戶平均上網速度為142.2KB/s,4M則為232.7KB/s。內地固網寬帶用戶平均上網速度為199.3KB/s,與名義速度差異極大。
報告指出,寬帶費用方面,內地固網寬帶用戶上網1M帶寬每月費用實際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
中國網事
網民占全球1/4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北京市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11年中國信息化藍皮書顯示,2010年12月,中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為3.04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2.84億人。2010年,中國寬帶網民達4.5億,較2009年提高5.4%。全國新增網民7330萬,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經占全球網民總數的23.2%,約1/4;占亞洲網民總數的55.4%。有線用戶中的寬帶普及率達98.3%。藍皮書指出,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十二五”末期,中國的網民數量可能增至6億至7億。
網速排全球第71
藍皮書顯示,2010年我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在速率方面,全球寬帶接入平均水平為5.6兆/秒,而中國平均下行速率僅達到1.8兆/秒,排名在全球只有第71位。另外,我國寬帶費用如果以兆計算,平均每秒接入速率費用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到4倍。
產業規劃
國務院:
加快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產業
國務院總理溫 家 寶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產業。
會議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路線圖和主要目標。2013年年底前,開展國際互聯網協議第6版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2014年至2015年,開展大規模部署和商用,實現國際互聯網協議第4版與第6版主流業務互通。在此過程中,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下一代互聯網研究機構和骨干企業,全面增強互聯網產業對消費、投資、出口和就業的拉動作用,增強對信息產業、高技術服務業、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會議確定了以下重點任務:(一)加強資源共建共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網站系統升級改造。(二)重點研發下一代互聯網關鍵芯片、設備、軟件和系統,加快產業化及現網裝備。(三)推動下一代互聯網商用進程,促進新型業務研發、現網試驗和在線應用。建設基于國際互聯網協議第6版的三網融合基礎業務平臺,加快發展融合類業務應用。支持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發展。(四)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強化網絡地址及域名系統的規劃和管理,全面提升下一代互聯網安全性和可信性。(五)完善技術和產業標準體系,加強關鍵理論和核心技術研究。
各方反應
電信專家:實際寬帶速度不可能百分百實現
電信專家項立剛介紹,從全球寬帶提速的發展進程中也可以看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運營商能夠確保標稱寬帶帶寬能百分百實現,實際寬帶速度能達到標稱帶寬的70~80%已屬不易。
關于寬帶價格,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針對寬帶價格,一些咨詢機構都已經分析過,在相同的寬帶發展階段和普及水平等可比條件下,我國的寬帶價格屬于中等偏低。但我國的國家寬帶戰略確實有些落后。
為什么這樣一個以奪人眼球的“469倍于香港資費”的調查報告,就能引發全國用戶的一片附和聲討,真正內行人的客觀解讀反倒顯得微乎其微。其實原因很簡單,通信業手機、固話、互聯網已經擁有總數超過18億的用戶規模,當之無愧成為用戶多的產業,因而也成為敏感的產業。任何一點事件都會引發全國關注。這是中國通信業多年競爭和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對中國通信業必須加快發展的鞭策。
北郵教授:網速慢是網站問題
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的說法不符合事實,因為咱們國家現在絕大部分都用的是ADSL,這個線路有多少速率那就是多少速率。但是現在用戶上網達不到應該要求的速度,主要是網站服務器的端口容量偏小,所以在高峰期的時候,用戶在網站的服務器那個地方堵塞了,這和電信運營商所提供的寬帶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
從國際上不同國家之間來橫向比較,中國的寬帶收費是中等偏低的,所以,說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尤其更離譜地說內地是香港的400多倍,這種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
像美國,比如它的電信運營商標準一般都是1兆甚至幾百K,每個月就是差不多20美元,20美元的話那就是100多人民幣了。
運營商員工:反壟斷調查讓人“很受傷”
《反壟斷法》出臺三年來或將開出首張罰單的消息一度讓在中國電信工作13年的普通員工徐海(化名)“很受傷”。
“剛到中國電信參加工作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村村通電話的掃尾工作。” 他對記者說,此后三年多,他一直從事設備維護工作,經常早出晚歸、忍饑挨餓,甚至落下胃痛病,但只要想到自己的工作能讓進城務工人員隨時跟家人拉家常,就有一種使命感。在他看來,如果不是所謂“壟斷”,不是電信仍然延續著“普遍服務”的傳統,沒有誰會“傻”到將上億的設備線路投資到16個農村鄉鎮,畢竟這些投入產生的有限收益,甚至連基本維護費都不夠。
山西聯通基層員工李想不明白,2002年電信南北拆分就是為了形成運營商競爭,這幾年運營商為發展用戶一直降低寬帶資費,為什么反倒面臨反壟斷調查。
網上聲音:希望加大寬帶接入改革力度
11月9日,央視報道,國家發改委日前證實已就寬帶接入問題,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引發輿論戰。12月2日,電信聯通認錯求和,承諾整改申請發改委中止調查。《中國寬帶用戶調查》報告的發布更引發眾多網民的一片附和聲討。專家表示,電信與聯通在寬帶問題上的壟斷,不僅拉大了我國在寬帶方面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差距,也令消費者支付著與網速并不匹配的高昂資費。希望能夠加大電信市場改革力度,推動電信、聯通兩大寬帶接入“寡頭”逐步開放市場,鼓勵充分競爭,從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本組稿件綜合新華社、《都市快報》《中國青年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