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開中學課間操時間師生齊跳自編“騎馬舞”,一時風靡網絡——“騎馬舞”能否替代廣播操
近,重慶南開中學學生課間操齊跳《江南style》的視頻在網絡瘋傳,引起廣泛關注。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課間操很潮很歡樂,還有學生希望自己學校也能跳“騎馬舞”。南開中學改編課間操到底怎么回事?“騎馬舞”能否達到鍛煉效果,可否取代廣播操?
學生從“躲”著變成“盼”著課間操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伴著《炫民族風》的節奏,重慶市南開中學清靜的操場頓時沸騰了,只見學生們、老師們蜂擁而至,如赴一場盛會。“上周我們跳的是《江南Style》,沒想到課間操也能這么快樂!”高一(11)班張同學說,“今天換了《炫民族風》的音樂,保留了《江南Style》經典的‘騎馬舞’動作,3分鐘的課間操,我們都意猶未盡。”
10月31日,在南開中學看到,全場學生齊刷刷跳起“騎馬舞”,非常開心。學校體衛處副主任邱寶勤介紹,新版課間操推行后,取得很好成效,學生運動積極性大幅攀升。“往常,課間操音樂放了兩三分鐘,學生才慢吞吞往外走,現在只要音樂一起,全都拼命往操場跑。”邱寶勤說。
高二(17)班班主任田丹丹說,剛當班主任第一年,發現學生都不太愿意做課間操,不是找借口躲,就是“出工不出力”,為此她很是頭痛。但是改跳“騎馬舞”之后,學生每天都盼著做操,做操也成了一件快樂的事。南開中學課間操如此火爆,周圍學校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重慶八中的小麗說:“南開中學真‘潮’,課間操居然跳《江南Style》,我也喜歡,也在學呢。”
“騎馬舞”基本上是健身操動作
“網上有說我們是跳舞,其實我們依然是做操,只是為了增強學生興趣、提高鍛煉的主動性,音樂換了,內容有一點變化。”南開中學體衛處主任肖素華說。肖素華介紹說,10月20日,學校舉行三人健美操比賽,有10多個班級選用了《江南Style》曲子,比賽結束時,《江南style》音樂忽然響起,1000多人沖到操場跳起“騎馬舞”,周圍學生很快響應,全場學生融入其中。
看到學生對這個曲子如此喜歡,學校醞釀改編自編操。“課間操必須動起來,只有動起來,才會在其中感受到美。”肖素華說。學校請健美操專業出身的體育教師趙麗改編自編操。整個新版課間操,90%的動作都為標準健身操動作,僅保留了《江南Style》特色的騎馬、揮舞馬鞭動作。“我們希望能‘常換常新’,形式多、內容多,保持學生的新鮮感。”肖素華說,上周的伴奏音樂是《江南style》,這周是《炫民族風》,部分動作也進行了調整。“我們終的想法是把56個民族的代表動作及一些武術動作融入自編操里,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們民族的舞蹈動作、民族的服裝、民族的習俗。”
重慶市教委有關負責人對南開中學自編課間操的形式表示支持。“課間操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鍛煉,在達到鍛煉量、鍛煉水平的基礎上,只要學生有興趣,鍛煉內容支持學校自行選擇。”該負責人表示。
“騎馬舞”不宜完全替代廣播操
南開中學“騎馬舞”引來不少學校或學生模仿。11月1日,北京崇文小學學生課間操跳“騎馬舞”的視頻,又在網上掀起一股熱潮。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中心主任吳鍵日前在徐州某中學考察陽光體育時發現,不少學生也在大課間活動中跳起了“騎馬舞”。
對此,吳鍵表示:“跳一跳,總比不跳要好。”按照教育部門規定,大課間活動可以采取“1+N”的形式,“1”是5分鐘左右的廣播體操,是必選動作;“N”允許學校選擇體現地方、學校特色的體育活動,當然可以是“騎馬舞”,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然而,用‘騎馬舞’替代廣播體操的做法,不值得推廣。”吳健說,“廣播體操經過了充分的科研和實驗論證,每套動作都有針對性,能對身體的各個部分進行有效鍛煉。‘騎馬舞’的鍛煉效果有待論證,至于網上所說的一些動作不適合患有頸椎炎、骨關節炎等疾病的人跳也有待論證,但總的來說,不宜完全用來替代廣播體操。”
對學生跟風學跳“騎馬舞”,也有部分家長表示擔憂。北京從事教育工作的王女士說,大部分孩子都喜歡新潮、追逐時尚,但學校在設計教育活動時,是否應該一味迎合孩子的興趣,一味求新求怪,值得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