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 華援助菲方遭某外媒非議,國際救援是否應用金錢衡量
今年第30號臺風“海燕”11月8日在菲律賓中部的東薩馬省登陸,大風速據報達每小時379公里,是有歷史記載以來人類遭遇的強風暴,近30年強臺風“海燕”橫掃了東南亞群島國家菲律賓。吹襲菲律賓近一星期,災區摧毀多棟房屋,災區現場一片狼藉。由于救災進度仍然緩慢,災區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2344人。有災民沖擊政府糧倉,搶走10萬袋大米,還有8人在事件中死亡。菲軍方則在重災區塔克洛班市與反政府武裝分子交火。在如此政府救援不利和災情嚴重的情況下,在中菲雙方在領土等問題上有歧義和對立的狀態下,中國政府慷慨拿出10萬美金救濟菲方災區,積極救援民眾,卻被美國等別有用心的國家指責與以往相比救災資金減少,外媒質疑中國對菲律賓的援助偏少。山東技校網小編反而認為在如此緊要關頭,不積極是援手救援反而在不費一絲力氣的指責別國的人。各國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對受助國損失情況的估算,各自給出自己捐助的金額以及物資數量。在國際災難援助的實踐中,這并沒有什么固定標準可言。假如用金錢類衡量救援資助的誠意,那么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美國政府只向中國援助50萬美元,遠比這次援助菲律賓的2000萬美元來得少很多,,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美國政府沒有表現出大國風度呢,沒有積極的救援中國災區呢?
菲律賓不少災民因缺水缺糧,開始搶掠民居及米倉。對于救災不力的批評,總統阿基諾三世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反指是個別地方政府人手不足,言論更多次引起爭議。他在CNN專訪中聲稱,風災死亡人數介于2000至2500人,稱早前有官員提出1萬人死是“太多了”,旋即遭救援組織質疑是要淡化災情。國際社會大力賑災,大量救援物資涌入菲律賓,但從機場運到災民手上,卻困難重重。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形容,救援工作已演變成“物流噩夢”。菲方更應該在本國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力更生,才是真正的立身之道。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