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為期三天的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在濟南職業學院圓滿結束。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出席閉幕儀式并代表大賽組委會專家委員會對大賽進行點評。他指出,本屆大賽概括起來有四個重要特征,分別是“新、高、實、深”。
新——適應新時代新定位
王揚南表示,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職業教育要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作出新貢獻。這是新時代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時,新使命對職業院校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新賽事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因此,從今年起,教育部將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調整為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納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事體系。”王揚南說。
高——實行新賽事高質量
一是立德樹人要求高,王揚南說,今年的比賽特別要求評審重點要關注課堂教學要承載力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注重加強思想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有機地融入思想政治職業素養,信息素養和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另外,落實規范標準高。今年的比賽方案進一步關注課堂教學原生態,避免競賽活動與日常教學兩張皮。同時,王揚南指出,大賽還體現了賽事組織水平高和各地參賽熱情高的特點。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辦的省級比賽作品共有16306件,參賽教師達到35828人。
“特別是濟南職業學院,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一如既往地提供了高質量的賽事服務,受到了一致的好評。”王揚南說。
實——推動課堂革命見實效
王揚南選取了眾多參賽案例說明了本次大賽有力地推動了教師開展課堂“革命”,在立德樹人,教學目標落實育人根本任務;產檢融合,內容選擇源于生產服務實際;學生中心、教學過程關注學情反思診改和融合創新、課堂教學運用新技術資源等方面取得的實際成效。
例如,中職組《美麗中國,共建共享》課堂教學案例,培養了環境監測技術專業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專業目標中建設美麗中國,在實際生活中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深——促進能力提升再深化
在發言中,王揚南代表專家組也就職業院校能力比賽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強化課程思政,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培養學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其次是要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把加強教師的師德養成放在首位,要注重專業知識更新,實踐技能積累。后,完善全國比賽的運行機制。王揚南建議,組委會要充分依靠專家學者的力量,深入研究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的內涵要求,建設健全比賽體的制度體系,推進成果應用。同時要著力提高評委把握和評判教師教學能力的水平。
“比賽是目前教育部舉辦的的一個全國性的教師比賽,辦好比賽責任重大,要充分發揮好競賽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引導價值和推進作用”,王揚南說。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