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長江職業學院教務處老師王聲軍的辦公室里擠滿身著迷彩服的新生。他們剛結束上午的軍訓,顧不上吃飯,就趕來要求轉專業。
昨日是長江職院集中辦理新生轉專業的日子。該校教務處處長龔謙告訴記者,他們共收到來自各院系350余名新生轉專業的申請,當日共有348名新生辦結轉專業手續。
龔謙說,近年提出轉專業申請的新生比例逐年升高,動機從傳統的“興趣愛好”或“社會流行的好專業”到“好就業”,呈現出明顯的務實傾向。不少新生甚至直言不諱地說,就業時可以“拼親戚”。因為家中有某親戚在某單位或某公司,讀這個專業將來找工作時親戚幫得上忙。
來自鄭州市的計算機專業新生孫崢堅決要求轉到建筑裝飾技術專業。他的理由是:親戚在河南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自己轉了專業,畢業后能直接去上班。
市場營銷專業新生小錢申請轉到會計專業。她說,在上海一家公司的小姨答應她,只要她學的是會計專業,就能在上海托人幫她安排工作。
這些新生有家庭和社會關系優勢,可能在所填的高考專業志愿中就反映出來了。但學校錄取時,不可能完全按學生志愿安排。至于學校為何能滿足如此多的新生轉專業要求,龔謙介紹說,一方面確實有助于學生將來就業;另一方面因學校作為職業院校,師資聘用、資源配置上具有靈活性,人數多和人數少的專業都能正常開班。
以今年為例,該校會計專業有700人,將排12個班;為適應市場就業,細分為會計電算化、注冊會計師等5個專業方向。部分冷僻專業,有的只有幾十人,也能編班。
龔謙介紹,該校今年對新生轉專業僅有的限制是:低分數線錄取專業不能轉至高分數線錄取專業;文、理、藝術專業大類不能跨轉。
廳官教授給大學新生開講座:“拼爹”也得有才
“‘拼爹’除了你要有爹可拼,還得你是塊‘料’才行。”前晚,早年想當導演的湖北省地方稅務局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導許建國教授,回到曾任院長的湖北經濟學院,與該校大一學生談心。
就讀的專業不如意,讓部分高校新生入學后很郁悶。許建國在講座中“自曝”,他早年愛好京劇,會拉手風琴,還會作曲、講相聲。他初的夢想是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當名導演。但他被錄取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政治系,“我當年的專業比你們現在的差遠了”。
不愿意當教師的許建國,本科畢業時考取了財政學碩士研究生,并終留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當了一名教師。此后,他先后在省財政廳、省地稅局任職。身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導,他現在還帶有研究生。
許建國說:“作為公務員,雖然衣食無憂,但我擔心退休后走在街上摔倒沒人扶,出門要帶個‘免責牌’才行。”
他結合湖北省地稅系統公務員招考現狀說道:“即使‘拼爹’,個人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近4年來,湖北省地稅系統每年招考公務員超過300名,有些領導的孩子就是入不了圍。所以,無論做什么事,還得自己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