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畢業生安 >> 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失業者多
“專升本”沖動造就“四不象”大學 貢獻大量“失業者”
“美國、歐盟高校畢業生中80%是應用型人才,20%是學術型人才;中國高校畢業生則相反,40%是應用型人才,60%為學術型人才。中國真需要那么多學術型人才?”日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改革發展有關會議上,一位副省級領導說:“中國教育出現了重大結構性矛盾。”
“不少家長為讓孩子讀4年大學(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和三本院校)欠了一屁股債,結果出來還是就不了業,什么也不會干。他們對高等教育的意見不大才怪!”這位副省級領導直言不諱地說:“在高校‘畢業即失業’大軍中,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貢獻’大。”
對于這種說法,教育部201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排名也給予了統計數據的支撐。據統計,排在第一位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職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學,第四位是獨立學院,第五位是科研院所,第六位是地方普通高校。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社會現象,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如何進行深刻反思、轉型發展?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采訪。
地方“專升本”沖動造就一批“四不象”大學
“在地方‘專升本’的諸多利益訴求與沖動下,一些老牌高等專科學校被改頭換面加入綜合性大學的群體。這對于國家應用型人才培養不知是福,還是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校長孟慶國憂慮地說。
據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張亞軍介紹,國內在上個世紀50年代建立的4所交通高等專科學校中,黑龍江交通高等專科學校與哈爾濱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升格為黑龍江工程學院,濟南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山東交通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并入東南大學,唯獨他所在的這所交通高等專科學校一直堅守在高等職業教育行列。
記者查閱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的公開材料發現,2012年有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昭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新疆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等8所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今年4月18日,教育部又批準了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萍鄉高等專科學校、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長沙師范學校(專科)、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等升格為本科院校。
在2000年時我國共建有各類特色的高等專科學校258所,到今年6月21日國內各類高等專科學校減少至133所。面對這種銳減,一位知情者對記者說:“教育部壓制不了地方‘專升本’的沖動。”
據這位知情者透露:“全國‘兩會’期間,一些地方大員與教育部舉行的省部會談中,重點議題之一就是希望教育部支持省內幾所高校‘專升本’工作。教育部領導見與不見,談與不談,都十分被動。”
來自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的統計數據說,2012年全國本科高校1145所。其中1999年以來升本新建高校有646所(不含南方科技大學),約占全國本科高校總數的56.42%。
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招生簡章中介紹說,對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高等函授教育、國際合作辦學和各種崗位技術培訓兼容。不過,據一些高等職業院校校長透露:“這并非個別現象。不少地方新建高校戴著本科的帽子,干著高職的活,是名不副實的‘四不象’大學。”
中國青年報記者掌握的一份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評估報告說,在43所新建本科高校中,專科生所占比例平均為20.7%,達到25%以上的有17所,高比例的為62.1%。從專科升格為本科后,新的模式未建立,舊的模式尾大不掉,培養的畢業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知情者向本報記者透露:“在某省副省長主持的一次座談會上,新建本科高校校長介紹畢業生就業率在20%~40%,高等職業院校校長則匯報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當場就有新建本科高校校長向副省長‘打小報告’:這是不是在撒謊?”會后,副省長調查證實高等職業院校校長匯報的情況屬實。
專升本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